| | | | | |
已有0網友參與糾錯
飄色這個叫法很有詩意,“飄”于半空,表現其輕盈動態;飄于半空的“色”指的是人物,通常是由童男童女飾扮各色舞臺人物,將傳統戲曲故事飄動在空中,事實上確也是色彩繁艷。
每到春節期間,全國各地便涌現出各式各樣紅紅火火的節慶民俗活動,比如山西清徐的背棍和萬榮的抬閣、福建連城羅坊的走古事、廣東五華扮古事等等。不過要說吸引中外游客最多的,還數珠海的斗門飄色,雖有異曲同工之妙,但卻是最熱鬧、最艷麗、最神奇、最能讓你著迷其中的地方。每逢大年初一,在珠海斗門區乾務鎮進行的飄色巡游,讓人大開眼界——人潮擁擠處,鑼鼓響起來,一支隊伍有聲有色地迤邐而至。
斗
門區乾務鎮的飄色源于江西,至今已有400多年的歷史。飄色的內容多取材于民間故事,乾西、乾北和乾東三個村子的內容分別是“螃蟹過江”、“仕林祭塔”和“喜鵲練梅”,后來在這三個看家題材的基礎上,又增加了觀音坐蓮、五鼠鬧東京、聞雞起舞、穆桂英招親、哪吒鬧東海等飄色內容。
走在“仕林祭塔”的大紅幡后面,幾位大漢所抬的彩色木箱上,佇著一根鐵桿,鐵桿上有“枝條”旁逸斜出,細弱的枝條上竟凌空站著一個小人兒!仰望立在塔尖上的小白娘子許久,終于確定這是如假包換的真小孩,孩子古裝扮相,神態怡然自得,“站”在枝條上迎風微動,如夢似幻、飄然若仙,引得圍觀的群眾大呼驚奇。仿佛看出我的疑問般,小女孩鎮定自若地抿著嘴笑不露齒地揮了揮水袖。這些在上面表演的孩子是“色芯”,當地人稱為“色仔”或“色女”,是整個飄色的靈魂。
色仔、色女的挑選十分嚴格,體重要在45斤以下,膽子一定要大,站在空中不能緊張。幾個村子之間都在暗中較勁,希望自己的那一臺戲最精彩,所以不僅愿意挑長相可愛的小孩,而且還會十分用心地給他們裝扮。誰家的孩子能被選中,父母也會覺著是件爭光的事。小人兒是如何輕盈俏麗地飄在空中的,這是飄色的機密所在——被小女孩的古裝長裙給罩住了,如果趕在隊伍出發之前過來,興許有機會了解其中的奧秘。
飄
色巡游的隊伍中,吸引眼球的除了空中那些飄飄欲仙的小人兒小仙,還有走在隊伍前面那伴奏戲曲的流動樂隊和他們簇擁的“鑼鼓柜”。鑼鼓柜也稱八音柜,因為裝鑼、鼓的架遠看起來酷似一個彩色的柜而得名。八音班是廣東音樂的前身和載體,是鄉村婚嫁喜慶或民間藝術巡游必不可少的民間表演之一。
二十幾名看起來年紀都不輕的老師傅,身著金色的中式服裝,手持嗩吶、胡琴、鑼等樂器,邊走邊演奏,他們的精心彈奏聲形兼備,鼓樂齊鳴,鑼鼓喧天,場面氣氛熱鬧得很。每個老人的臉上,都是認真、滿足和自得其樂的神情。有一位老伯看到旁邊有位游客始終盯著他手中的樂器一副躍躍欲試的樣子,竟然出其不意地把樂器遞到游客手中。鄉村樂隊就有此般親切。
南
門村是趙宋皇室后裔曾經聚居的古村落,村內有五座祠堂,組成一個祠堂建筑群,具有典型的嶺南建筑風格,灰青磚墻面,灰瓦屋面,屋脊和山墻等處飾以較鮮艷奪目的灰塑和陶塑等,既區別于中原和北方建筑的凝重鮮艷,又有別于江南建筑之秀逸清純。
菉猗堂建于明代景泰五年(1454年)。除了隨處可見的精美雕刻,最奇的是由碩大堅硬的蠔殼整齊而有規律地排列而成的山墻和門,“千年磚,萬年蠔”,堅固的蠔墻數百年屹立于風雨中,即使臺風侵襲仍巋然無恙。蠔殼墻身在陽光的照射下,閃著銀色的光芒,讓這座有著數百年歷史的祠堂顯得更加樸實和親切。菉猗堂內外雕梁畫棟,中西合璧,令人嘖嘖稱奇。
意鄉趙公祠如今已成為南門村的老人娛樂館,走進里面,一派祥和安樂的景象。“敦厚堂”牌匾前的廳堂里,正在抽水煙的一位大叔扭頭看到我們這些陌生的游客,臉上綻放出的笑容是那樣的燦爛和友善。文/攝 宋慧明
攻略
1.到斗門觀飄色,可以住宿在珠海市區(香洲、吉大或拱北區)。
2.乾務鎮的飄色活動一般在大年初一舉辦,可從拱北乘602路到達。從珠海市區坐車到南門村,可乘609路。從乾務鎮到南門村,有出租車,也可以坐406路在井岸大廈下車換乘609路到達。
3.還可順便到珠海的其他著名旅游景點:竹仙洞、圓明新園、御溫泉等。
4.目前珠海平均氣溫在17攝氏度左右。可從北京機場直飛珠海,機票本月22日去程為1360元,30日回程為1550元;珠海當地酒店住宿,三星級每晚約180元,四星級每晚約460元。(天津經典國際旅行社自由行報價)
色仔色女
飄色的靈魂
乾東村的“喜鵲練梅”
鑼鼓柜
質樸的鄉村樂曲
鑼鼓柜鄉村樂隊
南門村
菉猗堂的百年“蠔宅”
歷經幾百年風雨的蠔殼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