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同和女同性戀者為了應付父母而結成形式婚姻,可能面臨諸多問題。
楊先生和王小姐,婚禮上表現堪稱影帝影后,秀恩愛時"把王小姐的媽媽都感動哭了",但一個謊言要用更多謊言來掩飾,戲要一直演下去,而各自的同性情侶又可能"吃醋"。
這是一門讓外人羨慕的婚姻:男女雙方都是高學歷,堪稱金領,雙方一度被不明就里的朋友戲稱為“有錢人終成眷屬”。
其實在結婚前,楊先生和王小姐就辦好了婚前財產公證,并通過律師簽訂婚前協議。協議內容包括:各自經濟
獨立;生活互不干涉,不同居;疾病、意外自負;在長輩面前不能露餡……
雖然他們結婚了,但婚姻不是他們的,而是為了他們各自的愛人。這樣的婚姻是兩對不同性別的同性戀者,為了應付各自長輩催婚而采取的“互助式”婚姻。
金童玉女般配的“形婚
1月的廈門氣溫驟降,寒風陣陣,陽光曬在身上也沒什么溫暖的感覺。挺拔帥氣的楊先生,上街回頭率超高,但他表情始終冰冷:“我幾乎不感冒,因為冷慣了,沒什么暖心的事情。”
32歲的楊先生是大家公認的帥哥,他是一位出色的項目投資人,追求者眾多,那些女人叫他作“男神”,但大多數人不知道“男神”喜歡的是男生。“我沒有公開出柜,但我對女人從不感興趣。”采訪時,咖啡館對面街頭有美女走過,楊先生眼皮都不抬。
楊先生的男友小毅,是一位高校教師,知書達理。那份心意的相通,以及彼此三觀的認同,讓此前經歷過失敗愛情的兩人,決定緣定今生。
倆人甚至已經在同性戀圈里舉行了婚禮。有鉆戒,也有花環、朋友的祝福,唯一缺少父母的祝福和認可。事實上,從26歲開始,楊先生就飽受父母催婚之苦。一次次“逼婚令”和強迫相親,讓他感到窒息。
不過,讓楊先生把組建“互助婚姻”提上日程的竟然是一次意外。那一年,男友車禍,在外地出差的楊先生飛速回到廈門。楊先生沒有手術簽字權,男友的父親簽了字,手術才得以進行下去。
楊先生突然意識到:如果有一天,兩個人都老了,面對此類情況怎么辦?出于這樣的考慮,楊先生準備找一對關系穩定的女同,組成兩對“互助家庭”。
“我30歲,長相不錯,收入可觀,誠覓一位30歲上下的女同,組建為互助家庭,共同保守各自秘密,履行彼此家庭的責任!”楊先生登錄圈子里的一個網站,發布了“征婚啟事”。
在小毅的陪伴下,楊先生裝模作樣相了幾次親:
第一個女同是福建人,帶回家見長輩,被冠以“長相太妖艷,不是過日子的人”的印象否決;
第二個女同家里有多套房產,但是對方父母一直有“女婿”的人選,找借口挑剔楊先生年紀偏大;
第三個女同是博士,長相甜美可人,可還沒結婚就反悔了,“因為她的女朋友吃醋”……
女方經濟是否寬裕,在“形婚”中比普通婚姻更被看重。為了減少今后的麻煩,雙方的人品也需要一個互相熟悉信任的過程。
“我身邊的人也不是想‘互助’就能找到對象的,成功率只有20%不到。”楊先生透露:廈門的同性戀人群里,男女性別比大概為2.5∶1,男同基本都喜歡選擇女同中的女性角色形婚,而女同則比較喜歡男同中男性氣質明顯的。這樣的狀況,造成實際能夠形婚者無幾。
“影帝”與“影后”
終于,楊先生最后尋覓到一名幾乎有著同樣要求的“LES”——王小姐。她受過高等教育,有自己的公司,更重要的是王小姐和她的女朋友感情穩定。見家長的時候,雙方長輩歡天喜地,“他們那么開心,讓我心里百感交集。”楊先生說。
婚宴很隆重,伴郎和伴娘則是他們各自的實際同性伴侶,除了在婚禮上的接吻略顯笨拙外,其他環節的配合堪稱“影帝”、“影后”。
“她在父母的注視下,很自然地幫我整理領結,而我笑著撫摸她的手,‘秀恩愛’時把她媽媽都感動哭了。”楊先生有點得意,又覺得有點內疚。
當天喜宴上的一些細節讓賓客們有些奇怪,婚宴上伴娘神情郁郁寡歡,而伴郎在被灌了不少酒后轉身亢奮地對新郎說:“這酒我替你喝,也是為我自己喝。”
新郎的親戚不過隨口說了句:“伴郎和伴娘挺搭的嘛。”新郎條件反射地說:“不用你操心了。”
“編不完的謊言”
原本以為結婚后壓力會減小,但楊先生和王小姐才發現,一個謊言一旦開始,就意味著要用千萬個謊言來掩飾。
為了應付父母,楊先生每個月都安排跟妻子回她娘家吃一頓飯,偶爾還帶著她去見親朋好友。
但需要平衡的,不僅僅是兩個人、兩家人的關系,還有與各自情侶的關系,婚后兩對情侶住到了一個屋檐下,楊先生和小毅住在自己家里,而王小姐也跟自己女友同居。
生問題
沒兩年楊先生和王小姐通過試管嬰兒要的孩子出生,問題接踵而至。
小毅在幫楊先生照顧孩子的過程中,知道這個孩子不屬于他和楊先生,他想有個孩子能照料自己和楊先生的后半生。而楊先生也喜歡親生骨肉,甚至愛屋及烏地稱呼王小姐為“孩子他媽”。讓小毅醋海翻波。
這段時間楊先生和小毅不斷吵架,小毅一度抱著孩子“離家出走”。
“這樣的生活真的很累,我們必須要考慮很多別人不用考慮的事情。”楊先生說,結婚只是一個開頭,并不是結尾。這樣演戲般的婚姻讓人窒息,他已經萌生離意。
而王小姐卻極力反對離婚:“如果只顧自己的選擇,對孩子和雙方長輩來說是自私的。”
“對外界永遠有編不完的謊言,我也不知道是不是要對你們撒謊了。”小毅暫時搬出和楊先生同居的家中,他對楊先生的孩子“視如己出”,“不會因為長輩的生活,影響下一代的成長。”這是他和男友的共識。
你知道這段形婚走到這一步,到底哪一步走錯了嗎?如果你也正準備走入形婚這一步,又該如何避免這樣的情況發生?